13147094815 18620487148
律师团队
>>
  • 珠三角律师珠三角律师
  • 珠三角律师珠三角律师
  • 珠三角律师珠三角律师
  • 珠三角律师章律师
业务范围
>> 
提供珠三角地区各市县区专业法律服务,免费解答法律问题,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房产纠纷、公司投资、经济合同、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辩护等。
律师在线
>> 

擅长领域
>>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母亲怒砸玛莎拉蒂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吗?


珠三角律师网 www.zsj64.com


  《刑法》是处罚犯罪的法律,犯罪则是严重侵害他人或者公众法益的行为。近日,一则母亲怒砸玛莎拉蒂的新闻走红网络。那么,就法律层面而言,母亲怒砸玛莎拉蒂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吗?为了解决您的疑问,我们特意为您搜集了以下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母亲怒砸玛莎拉蒂被判刑
  
  1、导读
  一则“母亲怒砸玛莎拉蒂”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事情是这样的,女儿与有妇之夫交往,原配带人上门吵架,母亲气急之下用板砖砸了对方的玛莎拉蒂!这事发生在江苏兴化,砸车的女子李某造成近3万损失,被提起公诉。3月14日媒体报道,当地检察院认为,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追究李某刑责,建议判刑3年到3年六个月,可适用缓刑。
  2、事件描述
  事情的经过:去年10月19日,李某像往常一样从外面回家,刚到楼下就发现一辆玛莎拉蒂,这是女儿谈的男朋友黄某的。“汪汪汪……”这时,李某听到家中养的小狗发出凄惨的叫声,还隐约传来吵闹声,而在楼梯口,自己的鞋子不知被谁扔了下来。“不好,一定又是黄某的老婆来闹事。”李某三步并作两步赶紧冲上楼去。原来,李某女儿与黄某谈朋友,可黄某却是有妇之夫。李某上楼一看,果真是黄某妻子带着妈妈、婆婆等一您子人前来闹事,双方一言不合发生激烈冲突。“她们来了5个人,我一个人根本打不过她们。”李某说,当时黄某老婆和妈妈扯住头发。好不容易挣脱下来,李某急了,想起对方在楼下停着的轿车,她一口气跑到楼下,捡起路边的砖头对着玛莎拉蒂车窗就砸了下去。经鉴定,玛莎拉蒂车窗玻璃被砸坏,造成28500元车损。2017年1月25日,李某涉嫌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被兴化市公安局取保候审。
  3、审判结果
  兴化市检察院审查认为,李某的行为应当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考虑到李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且已赔偿黄某损失并获得谅解,建议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到三年六个月;如果条件符合,可以适用缓刑。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与本案
  
  1、法条解读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2、犯罪主体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这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根本区别。犯罪动机各种各样,一般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除本法特别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以及过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犯罪需按有关条文追究刑事责任外,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赔偿问题。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毁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
  3、案例分析
  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故意毁坏的是本法另有规定的某些特定财物,危害其他客体要件的,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处理。例如,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本法分则第2章有关罪名论处。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母亲怒砸玛莎拉蒂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吗?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故意毁坏名贵物品是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案例中的当事人故意毁坏车辆,因此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在法治社会,我们希望您在解决矛盾纠纷时能够保持理智,用法律思维平和的解决问题,以免被情感冲昏头脑,给您带来损失。
  
  
  


·成立玩忽职守罪判刑多久
      成立玩忽职守罪判刑多久 一、成立玩忽职守罪判刑多久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构成玩忽职守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一年,每增加情形之一的,刑期增加六个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情节较轻,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或拘役刑: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


·贪污罪既遂的认定是怎样的
      实践中,对刑事犯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毕竟犯罪形态不同,法律规定的处罚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贪污犯罪来讲,该如何对其既遂和未遂进行认定呢?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一问题为您做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一、贪污罪既遂的认定是怎样的 所谓贪污罪的既遂,是指...


·从批捕到判刑需要多久时间的规定是什么?
      一、从批捕到判刑需要多久时间的规定是什么?从批捕到判刑需要多久时间的规定是:一般情况下,根据《刑诉法》的相关规定,从检察院批准逮捕到案子移送法院。这中间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侦查期为两个月(案情复杂的可以由检察院批准延长侦查一个月)然后案子移交到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起诉一般期限...


·不构成单位犯罪的情况主要有哪些
      不构成单位犯罪的情况主要有哪些不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情形有: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单位是否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应根据单位实施走私行为的次数、频...


·进行量刑辩护词如何书写?
       一、进行量刑辩护词如何书写? 被告人除了自己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辩护人接受辩护任务后,应认真查阅案卷,听取被告人的陈述,向有关人员调查情况,了解和熟悉全部案情分析,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一切能证明...


·拘留阶段羁押必要审查怎么进行?
      拘留阶段羁押必要审查怎么进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10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检察院。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检察院批准部门)负责;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年龄达到70岁以上负刑事责任吗?
      年龄达到70岁以上负刑事责任吗?要承担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专的;(三)...


·妨害植物检疫罪既遂一般判多久?
      妨害植物检疫罪既遂一般判多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违反有关动植物防疫、检疫的国家规定,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危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妨害植物检疫罪可以判绘刑吗?构成妨害植物检疫罪只要符合条件是可以...


·构成盗窃罪的条件有哪些
      实践中是否构成盗窃罪,除了要看有没有盗窃的行为外,同时还需要看达到了规定的立案标准没有。那法律中规定的构成盗窃罪的条件都有哪些呢?而要是确定构成了此罪的话,又该如何进行处罚?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在下文中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构成盗窃罪的条件有哪些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


·犯罪嫌疑人被取保会判拘役吗?
      犯罪嫌疑人被取保会判拘役吗?犯罪嫌疑人被取保是否会被判拘役就要看最终的结果来进行确定;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坐牢。不过,取保候审有...


·寻衅滋事量刑标准是什么?
      无论是针对怎样的行为,如果想要认定为犯罪的话,首先肯定要先按照法律中的规定作出专业的认定才行,而在符合了相关犯罪构成要件的同时还要达到规定的立案标准,之后才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那针对寻衅滋事行为来说,您知道寻衅滋事量刑标准是什么吗?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寻衅滋事罪的...


首 页 | 律师简介 | 服务领域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珠三角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147094815 18620487148
18620487148
点击这里给珠三角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